澎湃新闻:亚太地区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亚太地区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学习大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提出,国别自愿评估是第一步,要和利益相关者尽早对话。大会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共同主办,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CIFAL中心协办。

1月23-24日,“亚太地区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学习大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大会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国际培训中心协办。

来自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经社事务部、治理项目办公室、开发计划署的联合国机构代表和瑞士、泰国、美国、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朝鲜、亚美尼亚、孟加拉国、不丹、斐济、印度尼西亚、伊朗、老挝、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瑙鲁、尼泊尔、菲律宾、俄罗斯、斯里兰卡、汤加(王国)、东帝汶、土耳其、瓦努阿图、越南和中国等亚太经社会成员国的政府官员及非政府代表,共100余名人员出席了会议。

2030年发展议程是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在2015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一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其中包含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及169个具体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会现场

国别自愿评估是第一步,要和利益相关者尽早对话

“我们要和利益相关者有对话,并且尽早对话。我们要去定义利益相关者能够对国别自愿评估的贡献及特定的预期,观察、讨论他们如何参与并用‘四个维度’评估参与的质量——刻意参与、包容性参与、变革性参与、积极参与。除此之外,还应当在政府之内有些讨论,也就是说在参与过程中应当如何去支持部门、机构的授权等。”亚太经社会环境与发展司环境与发展政策科科长卡丁卡·温伯格(Katinka Weinberger)指出,“国别自愿评估是第一步,它要联系利益相关者并遍布2030年议程中,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机会与路径,朝向机构化规模。报告本身是一种‘输入’,它直接影响之后更多的‘输出’工作,包括我们与利益相关者应当如何去参与等在内的诸多问题值得商榷与重视。”

讨论中,来自联合国、中国和其他亚太经社会成员国的官员和政府代表分别在实施“2030年亚洲及太平洋议程”的政策一致性、动员公共机构全面实施“2030年议程”、亚太国家自愿审查的政策一致性:挑战和机遇、社会整体的方法,以确保国家一级的政策、有效监测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交流,分别分享了他们在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公民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形态与规模,有一些资金非常充足的非营利组织已经有参与意识,但有一些并没有相应的意识和活动。所以我们说讨论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并不像听起来的那样简单。”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执行主任尼基尔·赛思(Nikhil Seth)同样从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视角分享他的见解,“我希望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流程能够具备一定原则,目前尚且存在一些秩序,但其功能是缺失的。同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聚焦、更加谨慎,我们还需要去选择正确的利益相关者——正确的形成下选择正确的人,我们更需要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谈利益相关者参与。”

来自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的战略执行专家Elena Proden,则从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角度,介绍全球的监测指标并强调数据在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在2030议程中所做的决定务必基于证据,包括我们亲自去采集、监测的数据等。我们要确保不仅能够得到这些数据,还要很好地使用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政策决策。”各国国家统计局代表纷纷发言,分享他们在遇挑战时采取的创新性实践。

各国代表在讨论

智取妙用各方数据,创新性实践化挑战为机遇

斐济统计局的局长Mitieli Cama带来了与机构、部门合作以获得行政数据的经验,“以前在访问其他部门掌管的数据时难免受到权限的阻碍,于是我们与相关机构、部门签订谅解备忘录,包括国家基金会、税务海关总署等,这样便得到了那些管理的数据,实现国家统计。此外,有些数据涉及保密政策,有些数据基于特定的统计单位形成不能直接使用等,我们便加强与他们的紧密合作,进行更多的对话与探讨。”

“在汲取美国的经验后,2017年我们创建基于网络的国家报告平台。它具有实时、透明、友好等特点,由我们自主监控,并与联合国元数据相连。”来自于亚美尼亚数据委员会的Anahit Safyan,“但是该平台目前主要面临两大挑战:其一是IT资源层面,包括整个数据的结构、数据的安全性、数据流等,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其二是数据资源层面,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分解的程度、数据能力等。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去开展新调查,或者在现有的调查中引入新内容,更需要加强行政登记的能力,如建立一个整合性的行政登记系统,容纳行政性数据、大数据等。”

鉴于斯里兰卡去年采取了国家的评估政策,斯里兰卡代表Sugath Yalegama从评价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进行分享,“我们拥有一套传统的监督评价体系,但是它在过去并没有发挥什么功能,以至于我们无法了解是否实现预期的成就。”在他看来,一个完善的国家评估政策应做到敦促最好资源的合理使用、对过往有经验教训可得、对未来有清晰的计划,同时还要联动相应的机构的绩效评价、政府的优先事项等提升政府效率、推动决策的形成。“无论是关于项目,还是相应的政策,我们需要去检查,看其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同样要提高对政府政策的相应效率和相关性的评估。”

大会为参与整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家政府代表之间的实践学习和知识与经验交流提供了机会,并介绍了各种实用方法和工具,交流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国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遇到的挑战。通过本次大会的交流学习,与会者学习了“最佳”的机制和实践,以促进“整个政府”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方法,用来规划,监测,评估,预算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会者还掌握了支持决策者的关键技能,帮助他们成功地有效实施2030年议程。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指标体系研究设计处处长巴运红指出,中国在统计监测方面主要面临数据的缺口问题与沟通协调机制的问题两大挑战,但是这些挑战对统计机构来说也是一种机遇。这种机遇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在指标层面暂无明确的部门分工,落实对指标的分工,能建立并完善部门之间在统计数据生产、发布、共享方面的机制,加强部门联系;第二,借此机遇,研究、制定国家层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基于全球指标框架、结合中国国情,致力于开发一套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指标体系;第三,要适应关于SDG监测的新需求,就要改革现有的统计调查,创新调查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拓宽数据的来源和渠道,如尝试将大数据及地理信息等方法运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等;第四,对统计能力的建设也是一大机遇。国家统计局今后也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中心(依托联合国和国家统计局的信托基金)举办国际培训、研讨等活动,加强各国之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学习交流和经验的借鉴,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需求。”

大会期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还进行了谅解备忘录的签约,双方根据各自的任务、使命、目标、需要、专业知识、网络和工作方案,约定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道路安全、领导能力等领域进行合作。合作形式包括制定并发布联合研究报告、共同组织国际研讨会、在共同关注的专题领域分享专业知识、互相支持各自的培训和研究活动、促进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等。

来源:澎湃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